演出市场
演出市场
- 乌兰牧骑来到北京航天城慰问演出,这份
- 2018山东省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将在泰安举
- 余干《今日黄港》自筹经费开展“欢乐乡
- 人民大会堂元旦期间演出看看那场你喜欢
- 平阴县文广新局:组织开展基层综合性文
- 民间剧团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越剧在绍兴有
- 国内实景演出数不胜数,但是知名的不多
- 演出行业莫忽视小城青年
- 24部新创大戏集中亮相山东文化艺术节
- 菏泽首届激光水幕电影兼璀璨花灯兼国际
联系我们
演出市场
终于等到你!武汉恢复剧场演出
作者:宁秀文化
发布时间:2020-06-28 08:26
为丰富端午假期市民文化生活,26日,武汉市多家文艺院团以“想见你,我们在剧场等你”为主题恢复剧场演出,线上、线下相结合推出10场文艺演出。这意味着武汉城市演艺市场已经全面复苏。
7大剧场9场演出
聚成“戏剧的一天”
6月26日这一天,在武汉恢复开放的七大剧场、首日共计九场演出里,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“终于”。演员、观众、剧场,终于在一起,上演一出最生动的戏剧。
而在武汉这个“戏码头”,经过全民战疫,经过各院团不松劲儿地训练、探索、创作,才有了这最生动的“戏剧的一天”。剧场的大门打开了,城市的心门也打开了。
02:39
武汉人爱看戏,无论老幼。早晨10时,儿童剧《玫瑰仙子》拉开剧场恢复开放的序幕,孩子们早晨8点就出门,因为从三四岁起,看儿童剧就成了他们的习惯。
6月26日,中南剧场首场演出儿童剧《玫瑰仙子》现场。记者任勇 摄
6月26日,在中南剧场入口,家长带着孩子扫码准备进场观看演出。记者任勇 摄
下午1时30分,武汉京剧院、武汉汉剧院、武汉楚剧院同时开锣,戏迷们5分钟抢完40张京剧票,23岁的戏迷带妈妈看汉剧庆祝生日,88岁的楚剧迷开心到饭都吃得多些。
武汉京剧院复演,现场气氛热烈。记者马万勇 摄
6月26日,恢复开放后的武汉人民剧院迎来首场演出,汉剧《状元媒》,演员在现场表演。记者任勇 摄
“
我从18岁开始在这里看戏,今年已经88岁了。
”
6月26日,阔别近5个月,看了70年楚剧现场演出的余祝英老人,终于又走进了楚乐戏苑。这是老人和楚剧现场分别最久的一次,得知武汉城市剧场迎来开放的消息,老人笑着说,“我姑娘说我饭都吃得多些。”
楚乐戏苑内,为迎接剧场开放后的首场演出,88岁的余祝英盛装出席。记者梅冬妮 摄
演员也需要观众。5月9日起,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各大院团开启“云演出”,将剧场从线下搬到线上。为了适应网络直播的特点,演员们研究直播节目、调整表演节奏、设计互动环节,60余场“云演出”获得1916万人次观看。
都市茶座内,武汉说唱团演员李聪、李晶伦表演相声《我的妈呀》。记者万建辉 摄
6月26日晚7:30,武汉杂技厅时隔6个月之后首次开演,现场节目精彩纷呈。记者唐婧妮 摄
杂技演员表演高难度动作。武汉杂技厅供图
6月26日晚,原创抗疫话剧《最美逆行者》在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演出。记者金思柳 摄
6月26日起,演出从线上回归到线下。终于在剧场里见到观众,听到台下哪怕细微的一声笑、一点掌声,演员们都激动得“乐炸了”,这样直接的互动是对演员最大的肯定,也是剧场独有的魅力。
6月26日,恢复开放后的武汉人民剧院迎来首场演出,汉剧《状元媒》,观众隔座而坐看戏。记者任勇 摄
剧场开放,也是这座城市心门的打开。“因为武汉安全了,我们才敢带孩子进剧场。”“剧场开放了,城市离完全恢复正常秩序又近了一步。”观众、演员都曾有过忐忑,剧场大门打开,人们真的会走进来吗?忐忑最终都被现实抚平,武汉人放心地回到了剧场,重拾曾经缤纷多彩的文化生活,重新感受在同一个空间里心与心的交流。
下午开演前,都市茶座曲艺剧场门口防疫工作已做好。记者万建辉 摄
武汉歌舞剧院门前,观众有序排队登记、扫码,等待入场。记者梅冬妮 摄
疫情对文艺院团、演出剧场,乃至文艺创作都造成了巨大的挑战,但人们没有被迫等待,而是积极地期待。
文艺院团进行“云演出”,从零开始学习如何在网络中与网友共振;青年艺术人才专业技能大比拼启动,“沙场大练兵”中,演员们不仅迅速找回演艺状态,更克服困难挑战艺术高度。疫情期间“云创作”,一出出新作正在或即将立上舞台。
6月26日,恢复开放后的武汉人民剧院迎来首场演出,汉剧《状元媒》,演员在后台准备。记者任勇 摄
如今,剧场回来了,观众回来了,武汉人正常的文化生活也正在回来。
《知音号》复演再现火爆场景
01:51
受疫情影响,演出停摆5个月的《知音号》日前也正式复演,游客总人数达到防控要求最高限额,再现火爆场景。
此次《知音号》复演,推出全新主题口号“江上知音,武汉倒影”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观赏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婉转悠长的曲调响起,身着旗袍长衫的演员们相继登场,开启了一段驶向城市文化最深处的“知音之旅”。
此次复演进行了新一轮的提档升级,不少角色之间增加了交流和互动环节,有些还融入了画外音,让场景表达更为立体鲜活。尾声部分融入了音乐剧的元素,多位歌手同时演唱歌曲,演员集体参与舞蹈表演,观众互动感更强。
据悉,作为武汉城市新名片,《知音号》自2017年5月公演以来共演出900多场,接待了来自全球的70多万名观众。
此次复演首日,观演人数即到达防控要求的最高限额。端午期间其他演出场次的线上预约人数也已超过9成。此外,《知音号》每天还会保留50张演出票用于现场销售,游客可使用武汉消费券购票游览,医护人员可在网上预约成功之后免费登船观演。
来源 | 长江日报、武汉广播电视台
相关标签:
济南庆典公司
农新
云上演出
戏曲
观众
名家
过年
记者
湖北
日报
相关新闻
- 2024-05-11北京演艺集团第十届“五月演出季”如约
- 2024-05-11临夏州赴天水市开展文艺演出暨文旅推介
- 2024-04-18淄博大剧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
- 2024-04-182024中国(天津)演出交易会开幕
服务范围